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对话 | 秦江帆博士:精准的营养才是最好的免疫 (上)
来源:曦曦博士 | 作者:作者Xixi博士 | 发布时间: 2023-05-25 | 2685 次浏览 | 分享到:

打开4949图库

大家好呀~

今天的曦曦说,我有幸邀请到了一位我期待了好久的嘉宾 —— 正大康地集团的技术总监,秦江帆博士如果从硕士毕业开始算起,今年正好是秦博士从事动物营养技术30周年。这30年间,秦博士几乎都在一线饲料企业做技术工作,从鸡到猪,再到技术团队的管理,经验非常丰富,是真正的实战型专家。

而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精准营养与免疫营养 —— 这无疑是当前行业发展的热点领域,新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如何在实践中确保精准营养和免疫营养的有效落地?这里面需要长期的实战探索和经验总结。

我与秦博士从精准营养的历程,聊到作为一名饲料企业技术总监,对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功能性添加剂、配方执行等每一版块的落地考量,再到未来几年希望聚焦的工作方向...整整聊了一个半小时,还依然意犹未尽。除了猛吸经验干货之外,我也能感受到秦博士对行业的满腔热爱。感觉每一段经历都还想再听背后的故事与收获,每一个问题都值得继续深入探讨。哈哈,期待未来还有机会!

由于内容丰富,考虑到篇幅,我就拆成了两篇,今天发上篇,明天发下篇哦!

Q. 您的故事

秦博士: 我的故事要从1986年讲起 —— 那一年,我考入了东北农业大学,专业是畜牧学。当时是很不情愿读这个专业的,不过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最后一天,中国动物营养学的泰斗许振英教授亲自来为我们做新生入学教育,一边放着一张张幻灯片,一边娓娓道来国内外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经历。就是那一堂课,我了解到了动物营养学这个方向,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本科毕业时,我被保送到韩友文教授门下攻读动物营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白羽肉鸡的精准氨基酸营养模式 —— 是的,那是我对精准营养最早的探索。毕业后,我留在了东北农大的动物营养研究所工作,继续从事氨基酸营养的研究;那时候酶制剂刚刚进入中国,我也开展了酶制剂方向的研究。
工作三年后,我怀揣梦想,在1996年底,孤身一人来到深圳。我很喜欢深圳这片开放的热土,她很包容、很务实,付出的任何辛苦和汗水都能得到回报。我在这里的第一份工作阅历就是饲料企业「康达尔」,也是农业口里第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在这里我主要负责种鸡和黄羽肉鸡的营养,一待就是8个年头。
后来因为国有企业的变动,我跳槽到了一家教保料和预混料外企「比利美英伟」。这是工作非常辛苦的两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两年,同时,飞速的成长也让我逐渐感受到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于是在我硕士毕业12年之后,我放弃了所有的工作,来到华南农大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蒋宗勇研究员,主要做母猪营养的研究,课题是谷氨酰胺营养。母猪营养的研究很不容易。后来人家问我博士是怎么读下来的,我总说,我是哭天嚎地熬出来的打开4949图库
在读博士期间,我与中粮饲料结缘,于是毕业后就加盟了中粮饲料,一干就是15年。之后因为机缘,也因为正大康地吴龙总裁的盛情邀请,我于2022年3月加盟正大康地,现担任技术总监。
从当初不想学,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这就是我的从业30年阅历。


Q. 营养免疫理论在饲料端的应用历程和现状如何?

秦博士: 其实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旬,精准营养和营养免疫的概念已经在书本上被提出,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太广泛。当时的饲料工业相对来说比较粗放,只要能够做出相对平衡的配方,饲料根本都不愁卖。因此,当时的关注重点还是在基本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和能量平衡上。


到2000年之后,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积累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始更加关注消化能和代谢能,也对氨基酸营养的认识不断深入,从最初只用赖氨酸和蛋氨酸,到逐渐对苏氨酸和色氨酸的熟知。

在2005-2010年间,大家开始问「什么样的数据库更精准」这个问题了,于是也便开始了对「可消化氨基酸(AID、SID、以及可消化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对能量体系的关注。那时候我刚入职比利美英伟公司,第一个月就被派到欧洲学习配方技术,让我对氨基酸平衡、对能量体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那个阶段,行业普遍的困惑是,我们所用的很多原料在数据库里是没有准确数据的。以「净能」为例, 我们需要通过回归公式去推算,再在实验农场去验证推算值准不准。 


打开4949图库

表观可消化氨基酸(AID)与标准可消化氨基酸(SID)(图片引自Lemme et al., 2004)

不过慢慢地,我们就把猪这一块主要原料的净能数据完善了,包括我的博士导师蒋老师的团队也一直在做数据库的工作。于是,理论和实践就慢慢开始衔接起来了,各大饲料企业开始落地精准营养。这大概是2010年后不久。


据我了解,正大康地正是在2011年左右提出「精准的营养才是最好的免疫」,将精准营养与营养免疫结合起来。这里面希望解决的问题是 —— 在高校研究中做出来的营养需要量,往往是在比较理想和合理的饲养环境下的需要量,而在集约化生产规模下,有很多环境和外界因子引起的应激,动物常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量会有所变化。我们一方面需要确保它们获得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它们的免疫水平,来抵抗外界环境和疾病的挑战。
这也与川农大陈代文老师提出的「抗病营养」概念相互呼应,是未来营养的方向。我们过去追求的是数量,现在则要追求质量。精准营养就是最好的基础,当动物获得良好的营养时,它们的免疫水平就会自然提高。这就是我的理解,精准营养与营养免疫在饲料行业的最佳结合点。

打开4949图库

Q. 关于精准营养和免疫营养,作为一线营养师,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考量呢?先从原料说起吧!
秦博士: 我很幸运,供职过的几个饲料企业都是非常规范正规的,都非常重视源头的原料质量把控。从我的角度,我认为原料端要做好有两个原则 —— 一是数据库要精准,一定是要用实测值,把原料的品控把控好;二是把原料的毒素控制好,因为毒素是最破坏动物免疫系统的因素之一。

以玉米为例,需要有严格的种类和等级划分,不同的玉米的数据是不同的、且是动态的。接收玉米时,根据实际的检测和品控手段来得到氨基酸、能量和毒素的数据,去判断它到底是一级还是二级。同时,在动物的什么生长阶段用哪个级别的玉米,也需要有考虑和把关。

打开4949图库

Xixi: 作为原料把控严格的饲料企业,您对原料供应商有什么建议呢?采购时你们最看重什么?

秦博士: 第一我会看供货能力,我们的体量很大,必须要保证有一个长期的供应;第二是供货质量,原料品质要稳定,不能时好时坏。

不管是哪种原料,我们的技术人员、品控人员和采购三方都会定期一起去供应商的现场做实地考察和审核,背对背地进行评分,最后出来一个相对客观的结果,看它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尤其是新开发的供应商,一定要亲自现场审核。疫情放开后,我们走动的频次也会加大。

对于进口原料,我们会单独做数据评估,主要包括贸易商的资质、体量、以及长期的供应节点,从综合的维度,来分析在什么样的节点,采购什么原料最有优势,配方用什么原料替代最合理 —— 往往我们的技术和采购会一起进行讨论研判,我们称之为「技采联动」,这样的联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们目前处于饲料行业的微利时代,自然地,也会针对不同的动物种类,把原料分为不同等级,比如家禽用的原料一般就不会像猪那么严格,可以更有性价比,但产品品质也是会保证的。即使是用二级玉米、或是副产品,源头的审核也不能马虎。


Q. 对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考量
秦博士: 像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这类「营养性添加剂」,它们在全价料中占比小,但是作用不可小视。

在正大康地,我们会自己配多维,因此通常以单体形式采购维生素;同时,我们也会将多维配方提供给主要的几家维生素预混料企业,来测算和评估哪种方式更有优势,增加对供应和行情走势的把控。
在品质这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就是维生素单体的稳定性。由于很多因素会对维生素产生破坏作用,我们会在多维的添加上加一个保险系数,以防止因为温度、储存时间、微量元素、酸化剂以及一些防霉剂对多维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在储存过程中,我们也会定期检测它的生物学效价。
微量元素也是同理。除了关注它的含量以外,还会关注它的源头重金属,就像是对原料毒素把控一样,我们会定期检测其中的重金属含量,以保证动物真正吸收到的微量元素是有效的,而不是起负面作用的。

打开4949图库


合理应用微量元素、减少排放非常重要 (图片引自Ding et al., 2021) 

Xixi: 在目前的行业情况和动物健康条件下,你们会更多地关注哪一种或者几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吗?

秦博士:会的。除了考虑采购价格之外,我们会根据动物的需求做一些配方的优化调整。

比如「」 是其中一个 —— 现在我们国家还允许在教保阶段使用1600 ppm锌,但在未来某一天,也许就不允许了。因此我们会未雨绸缪地关注替代氧化锌的方案。
还有「」 —— 以前行业认为,铜的含量要高才好,但现在的观念已经转变,需要关注减排的压力,提升生物效价,同时满足更高的产出要求。在母猪和仔猪的营养上,有机微量元素的使用可能会更受关注,从而避免太多的浪费,减少排放,同时提高生产性能。
而对维生素而言,在饲料中的添加是受到国家规定的限制的,比如VA、VD等的添加量都有上限。但我也希望呼吁一下,现代饲养环境多为密闭式,动物难以获得足够的阳光照射,对VD的需求其实很。因此,像「25-羟基D3」这类更具活性的维生素D产品尽管目前成本较高,但我们还是在用,因为它的确能够有效提升动物的生长性能、满足养殖的需要。
因此,当营养需求随着养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我们需要相应地调整饲料中的营养配方,而不是固定不变。如果营养需求超过规定上限,也许还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呼吁调整营养方案,才能更加合理地满足养殖的需求。

打开4949图库

维生素D代谢途径(引自Judy L Buttriss等,2022)